
女骑警在路面上指挥交通

民警在路面上指挥交通

民警在为市民指路

民警向市民宣传电动自行车相关法律法规

今年高考期间民警在考点周边执勤

黄石港大队民辅警合力扶起被吹倒的护栏

女骑警和小学生一起表演交通安全手势操
最近一段时间,一段视频让不少人看着既揪心又欣慰:一名孕妇深夜羊水破裂,即将临盆。当时,她正坐在丈夫驾驶的车上,车辆正在高速公路上疾驰。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孕妇想到了交警,于是拨打报警电话,并在途中与黄石交警保持沟通。最终,黄石交警仅用7分钟,就将驶下高速的夫妻二人安全护送至医院。事后,丈夫孔先生向交警反馈,妻子诞下了一名男宝,母子平安。
11月14日,当在手机上看到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荆楚网、光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了这件事后,黄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黄石港大队大队长许军在工作群里为战友们点赞,并在自己朋友圈里转发了相关报道的链接。对于黄石港大队来说,这样的救援并不少见,在黄石港区的街头巷尾,无论是早晚高峰的车流中,还是突发状况的现场,总会有来自他们的那抹“荧光绿”出现,为辖区群众铺就平安出行路。
开辟生命通道
今年11月5日22时53分,黄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黄石港大队值班室的平静被警用对讲机的呼叫声打破,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紧急调警:一名孕妇打来报警电话,称自己羊水破裂,即将生产。夫妇二人正驾驶一辆黑色的轿车行驶在从武汉回黄石的高速上,预计10分钟后将下高速,他们要前往黄石市爱康医院,希望下高速后能有交警帮忙开道。
正在值班的民警赵建忠和王家园迅速行动,驾驶警车赶往黄石北高速出口。在前往高速出口的过程中,民警通过电话沟通,引导他们驶下高速后,直接驶入迎宾大道高架桥。
当天23时,民警驾驶的警车与该夫妇的车辆在迎宾大道与湖滨大道交叉口相遇。没有一丝耽搁,民警叮嘱夫妇“不要挂电话”,一路指挥孔先生驾车跟紧警车,沿湖滨大道奔向爱康医院。
由于黄石港交警为孔先生开辟了生命的“绿色通道”,原本需要17分钟才能到达的目的地,在交警的紧急护送下,孔先生只用了7分钟就将车开到了医院。
两天后,孔先生联系上黄石港大队民警,向交警表达感谢的同时告知他们,自己的妻子顺利诞下一名男宝,母子平安。
听闻这一消息,参与全程救援的赵建忠和王家园很是开心。“我觉得能帮助到大家,我的工作就有意义。”赵建忠告诉记者,孔先生事后还专门为他和王家园送上了锦旗,这让他俩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就是做了身为警察应该做的事情。”
时刻做好准备
“我们的民警和队员在遇到突发状况时,都有着一套成熟的应急预案,能够快速、高效地开展救援行动。”黄石港大队大队长许军向记者介绍,作为黄石中心城区的一支交通管理力量,他们始终做好准备,就连警车归队后的停放也必须车头朝外,保证车辆处于随时可以启动出发的状态,时刻守护广大群众的生命通道。
今年3月1日中午,一名63岁的浠水女子突发脑梗昏迷,其家人为了尽快将女子送医,选择前往黄石市中心医院。在接到女子家属的报警求助后,黄石港大队民警立即出发,前往迎宾大道与女子家属会合。
随后,在接到女子及其家人的车辆后,民警当即开启自己警车上的警灯警笛,为女子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快速将其送至了医院。后经医生全力抢救,女子脱离了危险。
今年6月27日上午,暴雨突袭黄石,致使黄石港区湖滨大道芜湖路口出现积水。此时,一辆出租车在路口积水区突然熄火,堵塞了本已车流量大的道路。
正在现场执勤的黄石港大队民警和辅警迅速上前,合力将出租车推出积水区。暴雨中,黄石港大队民警始终坚守在最危险的路段,一边推车救援,一边提醒行人:“水深绕道走。”
多年来,黄石港大队民警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黄石港的街头巷尾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用每一次高效救援、每一次暖心守护,让“荧光绿”成为辖区道路交通最安心的底色。
破解交通困局
黄石港区北邻鄂州,东接黄冈浠水,不仅人口密度大,辖区机动车保有量也不小,如何保障辖区道路的畅通及百姓的平安出行,黄石港大队的民警下了一番功夫。
近些年来,黄石城区进入了改造升级“快车道”,位于黄石港区的沿江大道、花湖大道、黄石大道、延安路、大泉路等多条道路纷纷进行施工。为了保障施工道路及周边路段的畅通,黄石港大队派出警力,增加现场值守时段,及时疏导交通。
根据交警部门测算,每天早晚高峰期,黄石港辖区的湖滨大道、沿江大道、杭州东路、黄石大道这几条主干道的车流量巨大。为了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做好早晚高峰期车辆通行秩序,黄石港大队除了派出警力开展现场值守外,还会通过情指室的监控大屏上查看交通流量数据,合理调派警力,保障道路畅通。
提高通行效率
市民周先生今年40岁了,家住摩尔城附近,平时在鄂州花湖地区上班。“我发现湖滨大道现在通畅多了,特别是通过路口时,感觉很顺畅。”周先生说,以前在高峰期驾车通过亚光、公园路、老虎头等多处路口时,车辆就会排起长队,有时一个灯时还无法放完所有等待车辆。
如今,周先生在上下班期间,都能很顺畅地在一个灯时内通过路口,“我感觉路口的车道变多了,这样在同一时间内,能够通过路口的车辆也自然变多了。”周先生说。
周先生的感觉并没有错,黄石港区作为黄石的老城区,其道路条件并不宽敞,可黄石港交警却在此基础上“寸土必争”,硬是通过路口精细化改造增扩通行车道,尽最大限度方便车辆通行。
每天早晚高峰时,湖滨大道公园路口的车流量就非常大。此前,该路口南向北(港区法院至老虎头)方向仅有两股直行车道和一股直行+掉头车道。为了对路口进行改造,让更多车辆在绿灯区间内通过路口,黄石港交警拿着皮尺上阵,现场测量路面宽度,硬是“挤”出了一股车道。如今,湖滨大道公园路口南至北向已有了3条直行车道(含1条掉头车道),通行效率大大提高。
不仅是公园路口,湖滨大道人社局路口、老虎头路口、桂花路口、华新医院路口、华新路路口等,均已完成了相关精细化改造,车辆通行效率大大提高。
创新宣传模式
“师傅,你们出门时要注意交通安全,特别是带孙子外出时,一定要给孙子做好榜样,不要随意横穿、闯红灯。”11月中旬,黄石港大队二中队指导员李璠带领宣传辅警,深入到社区之中,为社区里的老年人带来了一场交通安全宣传课。
“曾经我们在上交通安全课时,呼吁的是‘小手牵大手’,让学生带动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平安出行。”李璠介绍,如今他们根据辖区老年人群体较多的情况,将宣传模式反过来,以长期需要接送孩子的老年人为重点,向他们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提升老年人的安全出行意识,从而给孩子做出榜样。
于是,民警开始走进菜市场、湖边和江边老人易聚集地,并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配合,将交通安全知识带给更多居民,提升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守护他们的平安出行。
从深夜的紧急护航,到暴雨积水中的坚守;从为了畅通路口的精细化改造,到增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的宣传,黄石港大队的民辅警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在日复一日坚守中的担当与责任。而那抹鲜亮的“荧光绿”,早已与城市的脉搏同频共振,成为黄石中心城区最动人的色彩,也成为这座城市里,藏在群众身边最坚实的依靠,在每个清晨日暮,在每条街巷路口,守护着过往的每一个人。(记者 李飞 通讯员 熊静怡 赵武举 文/摄)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