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锦:构建“雨林型”数字经济生态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03-12 09:32]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我们不仅仅是企业集聚,更是构建数字经济的生态雨林。”10日,在位于城区延安路的湖北西有新经济产业园,黄石西有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石锦站在智慧园区管理中心大屏前,看着跳动的企业数据与人才图谱,实时了解园区运行动态。

作为黄石楚商回乡创业的标杆项目,2020年,湖北西有新经济产业园(以下简称“西有产业园”)自落地以来,已累计引进涉及电商、直播、跨境贸易行业等企业百余家,培育就业人才3000余人,为黄石培养了大量互联网和新经济领域的专业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产业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石锦表示,黄石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底蕴深厚,但亟需通过新经济模式激活转型动能。西有产业园通过引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既为地方培养了急需的互联网人才,也为传统产业嫁接新技术提供了平台。

谈及回乡创业的初衷,石锦坦言,自己在杭州打拼十几年,杭州互联网产业的多年浸润让他深刻体会到数字经济的爆发力和影响力。“回乡创业50%是情怀,50%是机遇。”石锦说,黄石地处长江中游经济带,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优势显著,叠加政府在房租减免、税收优惠、人才招聘等方面的支持,为互联网企业提供了理想的成长土壤。

近年来,西有产业园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企业数量上的增长,更在于构建了引才、育才、用才的完整生态。项目建成至今,园区企业带动本地就业的超3000人,其中35%的从业者通过技能积累实现自主创业。曾从事汽车销售的市民张明(化名),通过在园区企业系统学习,如今已创办30人规模的互联网公司;一家本土电商企业借助园区直播电商平台,拓展了销售渠道,销售额实现数倍增长,员工规模扩大2倍。

在西有产业园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的服务效能给石锦留下深刻印象。“从项目审批到政策兑现,政府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建立了常态化沟通机制。”石锦说,我市相关部门会定期组织企业座谈会,倾听企业发展诉求,特别是在楚商回乡创业方面的政策解读、资金扶持、项目审批、产业引导等方面都有针对性支持,降低了黄石楚商回乡创业的门槛和风险。比如在资金扶持方面,设立了专项基金,为符合条件的回乡创业项目提供贷款贴息,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站在新起点上,西有产业园规划在两年内实现面积扩容200%,建设智慧物流、数字贸易等特色园区,开发园区管理系统,提升服务效能。同时,通过设立公益基金、推广绿色建筑等举措履行社会责任,搭建楚商回归合作平台,助力更多游子返乡兴业。“我们希望将黄石的产业基础与新经济活力结合,打造长江中游新经济生态标杆,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黄石方案’。”石锦说。

从西子湖畔到磁湖之滨,西有产业园的发展轨迹,既是黄石楚商精神的时代传承,更是黄石民营经济破茧成蝶的生动缩影。“未来,我期望市委、市政府在人才引进政策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比如提供更多的人才补贴和奖励;在产业引导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我们楚商对接更多的资源。对于楚商回乡创业普遍可能遇到的困难,建议回乡创业者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黄石的产业优势和市场需求,结合自身优势找准项目定位。同时,西有产业园也会积极搭建楚商回乡创业合作平台,为他们提供项目对接、资源共享等服务,吸引更多楚商回黄石投资兴业。”石锦说。(记者 陈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