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文旅不能忽视安全风险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08-07 09:53]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旅游景区纷纷推出了乘坐低空飞行器观光、体验等旅游项目,受到游客的欢迎。但是这类空中游览项目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一定的隐忧,甚至是安全问题。

根据中国民航局的相关规定,通航公司运行空中游览商业取酬项目,要有主运行基地、飞行基地和维修基地。但从实践来看,没有相关资质,违规开展空中游览的公司并非个例。例如,有的在野地里插了块写着地址的牌子,办公场所看不见,维护设施也没有,无疑埋下了安全风险,而这也暴露出市场之乱象。

对于相关经营机构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据专家表示,一系列的飞行事故凸显出,部分通航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存在维护周期不达标、飞行员培训不足等问题。一些只有农林喷洒飞行或飞行私照培训资质的通航公司,常常以飞行训练等名义向航线审批部门申请航线,实际违规运行空中游览业务。如此“黑飞”,岂有安全。企业应该恪守法律边界行事。

行业主管部门当精准发力,加强对市场整治。例如,不仅要加强通航公司的资质审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也要利用科技手段,从审查通航公司提供的资质证明文件,向实时动态监管飞行活动转变。同时,也应加大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依法治理,更有必要加强对典型案件的宣传警示,既增强市场震慑,又引导消费者安全理性消费。

应完善相关法规。诚如此前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层面应尽快建立健全低空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为低空经济的安全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事实上,确有必要。安全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底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低空经济要安全健康发展,而法规的完善是重要的法治保障。

从消费端来讲,应该增强防范意识。参与此类项目时,应核实其相关资质,不要贪图便宜,还须将安全放在首位。同时,对于不合规的经营行为,应坚决抵制,侵害自身权益的要勇于依法维权。此外,行业自身也应认识到,适航审定是飞行器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核心保障,行业层面应重视和推进飞行器的适航审定工作。(杨玉龙)


编辑:陈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