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你看我今天又走了2万多步,比昨天还要多,厉害不?”
“厉害,厉害,太厉害了!”
12月15日,黄石港区黄印村社区残疾人专委陈炜,看到胡斌气喘吁吁递过来的手机,屏幕上显示2万多步,满是惊喜。
眼前的胡斌虽然身材瘦小、左手蜷缩、左腿残疾,但充满自信。外人可能怎么也想不到,5年前她还是一个瘫痪在床的人,如今却创造了康复奇迹。
胡斌出生于1966年,今年55岁,肢体三级残疾,家住黄印村社区。如果没有2016年那一场变故,人生本无大的波澜,然而上天给了她沉重的一击。
2016年8月的一天,胡斌头痛住院,后被确诊为中风,左侧瘫痪,丧失了自理能力,日常起居全靠丈夫和老母照料。
一天,行动不便的胡斌不小心跌倒,导致左腿股骨断裂。随后的一年,胡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生活不能自理,加上身体疼痛,令她痛不欲生。先后经历夫妻离异、弟弟离世等惨痛。她一度患上抑郁症。瘫痪在床的胡斌几次动了轻生念头,好在有妈妈一直陪伴在身边照顾。
到了2018年,胡斌的腿部病情有所好转,可依旧无法站立,医生断定她这辈子的理想结果就是坐在轮椅上度过余生。
2018年6月,母亲也不幸离开了人世。唯一的精神支柱倒塌了,胡斌浑浑噩噩过了几个月。难道就这样苟延残喘?胡斌开始思考自己余生如何度过。
想到妈妈临终前让自己好好活下去的嘱托,决定要活出个人样,这样才对得起那些关心自己的人。于是,她在亲朋和残联工作人员的关心和鼓励下,重拾信心,开始踏上艰难的康复之路。
她坐着轮椅,四处求医,又在网上向专家咨询,摸索各种肢体受损的康复锻炼方法。
开始锻炼的那段时间是最难熬的,什么动作都要自己一个人去尝试,记不清为了站立起来摔了多少跤,额头上、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
“为了防止肌肉萎缩,我每天用能动的右手给自己左手、左腿按摩2个小时,有时按完后右手抽筋不能动弹。每天还要强行做3个小时的肢体拉伸。这个动作一般人很难完成,更难以忍受肌肉撕裂般的疼痛,好几次差点痛晕过去,现在想来都不知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事后,胡斌笑着回忆。
随后两年,胡斌每天坚持康复锻炼,风雨无阻,一天也没中断过。因为她知道,只要停下来就会前功尽弃。她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孤独,承受着常人所不能承受的痛楚,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重新站起来。
皇天不负苦心人。靠着一天一天的咬牙坚持,2020年,胡斌终于重新站了起来。接下来,她开始了步行锻炼,先是在家里扶着墙一步步挪动,再就是依靠助行器行走,接着又拄拐步行。经过在家几个月的努力,她开始拄着拐杖出门行走,先在小区里转圈,后扩大活动范围;先是一天几千步,再是上万步。
“胡斌,你能出门了?”邻居看到像小孩一样蹒跚学步的她,充满了惊奇。连医生知道后也说:“真是难以置信,超出了医学预期,是一个不小的康复奇迹!”
现在的胡斌,不但可以自己出行,实现生活自理,而且积极乐观,愿意融入社会,最近还参加了区残联组织的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系列活动,和众多残疾人朋友一起看电影、游园、参观展览、观看演出。
“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康复锻炼,右手能抬得更高,步子能迈得更稳,再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让生活更加有意义。”胡斌对未来满怀信心。
(记者 吴高斌 通讯员 王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