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刀”工程是建成支点的硬核底牌

来源:[荆楚网] 日期:[2025-11-10 23:49]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加快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中央赋予湖北的神圣使命。怎么建成支点?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是不二选择。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看到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时,他有感而发:“每次来都能看到新突破。”“科技高峰和产业高峰都要靠我们自己去攀登。我看好你们,看好中国的创新人才,也看好我们的创新体制。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湖北实施的“尖刀”科技攻关工程,就是通过集中资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战略举措。为什么命名“尖刀”?就是要快刀斩乱麻、杀开一条血路来,就是要披荆斩棘、克服一切体制机制障碍向科技高峰和产业高峰攀登。

在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领域,由于投资周期长、风险高、回报不确定,市场主体投资往往不足,这被称为“市场失灵”;而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产业创新也存在脱节现象,“尖刀”工程通过政府引导,“手术刀”般精准地对这些领域进行资源倾斜,有效弥补了市场缺陷。这种体制机制创新,体现了“尖刀”之“准”!

围绕存储芯片、北斗通导遥一体化、超大功率激光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攻坚,取得显著突破,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劲动能。湖北的这些创新捅破了美西方的封锁,体现了“尖刀”之“利”!

从欧洲赶回武汉的马剑鹏与美国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等携手武创院共建的“AI蛋白质设计研究所”,项目从接触到落地仅3个月,公司营业执照4天就获批。这种高效率,体现了“尖刀”之“快”!

“支点”的本质是增长极,它需要产业创新来支撑。而“增长极”概念的产生与产业密切相关。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发表一篇论文,集中讨论了对经济增长产生诱导作用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特征。为了分析有支配效果发生的经济的非均衡增长,佩鲁引入了“推动单位”概念。所谓“推动单位”就是一种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单位,当它增长或革新时,能诱导其它经济单位增长。这就是最初的“增长极”。1966年,保德威尔就是从这条思路出发,把增长极定义为“位于城区内,正在不断扩大,并通过自身对周边的影响诱导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产业”。再后来,学界将增长极概念被空间化,指经济上发挥引领功能的城市、区域。湖北依托丰富的人才资源、不竭的创新动力,实施“尖刀”科技攻关工程,就是打造更多“推动单位”,形成强劲的增长极,这就是是建成支点的硬核底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秦尊文(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秘书长、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

绘图:王婉格(武汉市武昌区“青锐绘”漫评团队)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