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陈子才 实习生 蒋怡 通讯员 曾琼 汪哲)名著《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有一个梦想:他想当一名守望者,守望在麦田旁的悬崖边,一旦有哪个贪玩的孩子狂奔而来,霍尔顿就把他捉住……
在现实生活中,西塞山区检察院刑事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刘玲也是一名守望者。不同的是,刘玲守护的是一些误入歧途的孩子,用法律和温情去感化他们,让他们迷途知返。
2014年2月,西塞山区人民检察院成为全省检察系统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捕诉一体化首批试点单位。刘玲勇担重任,勇于创新,承担起未成年人犯罪的审查批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管教帮护和犯罪预防工作。
今年11月17日,刘玲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接见。
为了孩子
她甘做护花使者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是一项全新而又探索性极强的工作,在黄石根本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遵循。
2014年起,刘玲开始担负“未检”工作重任。从一开始,她就清晰地认识到,全省“未检”工作首批试点单位,既是西塞山区检察院莫大的荣誉,也是极大的压力与挑战。
于她而言,挑战之一就是自身角色的转变。
刚开始,刘玲也并不习惯做“未检”工作,有时她在家访时,一些孩子的家人甚至会硬邦邦地来一句“我养活他就不错了!”这让刘玲很无奈。
父母都不管,孩子该怎么办?
转念一想,刘玲便又控制住内心的酸楚,痛下决心:“我一定要帮助他们,关爱他们!”
刘某是初三学生,2015年6月20日,因为伙同他人抢劫被捕,构成了抢劫罪。
刘玲接触此案后了解到,刘某平时表现良好,一时好奇才被小学同学教唆作案,当时他已达到中专录取分数,一旦被判刑,求学梦就会落空。
然而,如果对刘某作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必须得到被害人的同意与谅解。
刘玲一次次对被害人晓之以理,做思想工作。终于,被害人同意了对刘某拟作附条件不起诉的意见。不久,刘某如愿以偿回到了校园。
一次回访时,刘某甚至感动地告诉刘玲:“大姐姐,我现在坚持每周做义工,我要感恩社会,因为我得到了大家的关爱。”
刘某的转变,是刘玲甘做护花使者的缩影。
近年来,刘玲边学习边摸索,先后探索落实了社会调查、亲情会见、法律援助、附条件不起诉以及心理疏导、社会化帮教、跟踪回访、犯罪记录封存等多项保障未成年人诉讼权利的检察制度,成为黄石地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一面旗帜。
2016年,因为“未检”工作突出,西塞山区法院被共青团省委授予“全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为了法治
她立志辛勤耕耘
以严厉目光对事,以悲悯之心对人,是刘玲的工作格言。
面对误入歧途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刘玲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17周岁的未成年人朱某,是一起盗窃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刘玲受理该案后,了解到朱某父亲早逝、母亲出走,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且极为孝顺老人。
在案件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附条件不起诉三个阶段,刘玲均对朱某开展跟踪帮教和维权工作。她还联合社会力量,为朱某制定心理辅导、教育感化等具体措施,帮助朱某认识自我、重塑自信、重返社会。
在“未检”工作中,刘玲付出的不只是爱心,还有细心与恒心。
在工作时间之余,她充分利用审查批准逮捕和审查起诉的每次提审的机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正面说服教育。她还主动与未成年犯的监护人、所在学校及居住地社区、派出所相关人士联系,详细了解和掌握未成年犯的表现、成长轨迹、个人兴趣爱好、平时交友、犯罪原因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教。
为了帮助感化涉罪未成年人,她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建章立制,先后负责起草了《西塞山区人民检察院涉罪未成年人亲情会见制度》和《西塞山区人民检察院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暂行办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细心的刘玲发现,一些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存在心理偏差、行为偏差。她从市中心医院、市五医院专门聘请了两名心理治疗师,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心理受到伤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心理干预,提出矫治意见,达到消除心理障碍、缓解心理压力的目的。
即便是在法庭上,刘玲也会针对不同的失足青少年,认真准备公诉词和检察官寄语,让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感受到法律的公正,感受到检察官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晨鹭姐姐”
仍在努力前行
“未检”工作事关涉罪未成年人的未来,事关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宁,也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刘玲丝毫不敢马虎。
为了积极搭建法治教育平台,今年5月,西塞山区检察院根据“未检”工作要求打造出温馨有爱的“未检”办案专区——“晨鹭工作室”。
该工作室设置有谈话室、训诫室、心理疏导室、法治教育四个功能区,打旨在造成集办公办案、心理疏导、社会调查、预防矫治、法治宣传为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并将通过适时开展爱心谈话、亲情感化、亲子课堂、爱心行动、普法教育等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关护教育服务。
刘玲是“晨鹭工作室”的负责人,她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
她积极推动创新未成年人犯罪办案体制,强化内外协作,完善办案配套机制建设;她建立未成年被害人心理救助机制,建立平等保障管护机制,加强与区公安、法院、司法、民政、团委、社区等部门或组织的联系,形成以该院为中心,多方合作的救助模式,让社会专业力量都投入到未成年被害人权益保护工作中来。
通过刘玲的努力,西塞山区检察院与市福利院等达成共建管护帮教联系点的协议,已送4名作出不诉决定的未成年人到黄石市福利院参加公益活动,每人连续服务六个月,目前均未有再犯。
她还连续3年到辖区中小学校开展“开学第一天”“增强安全自护、远离校园欺凌”“女生课堂”等法治主题教育活动260余场次,播放防性侵、防欺凌法制宣传片100余场,发放青少年自护手册7000余份,受教青少年2000余人。
一只“晨鹭”飞进了市民视野,一只只“晨鹭”仍在努力前行。西塞山区检察院介绍,“晨鹭”工作室已吸引了众多干警加入协助,投身“未检”事业,服务“未检”工作。
(图片均为西塞山区检察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