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好人】中国好人郑青松:因爱结缘的“电网鸟爸”

来源:[东楚网] 日期:[2022-05-26 09:55]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因拆铁塔鸟巢与鸟结缘,因跋山涉水巡线与鸟生情。32年来,郑青松坚持工余做护鸟公益工作,用实际行动传递生态环保理念。在累计20多万公里的巡线维护路途中,他先后救护200多只珍稀鸟类,其中包括世界仅存约3000只的东方白鹳,拆毁捕鸟天网60余张,阻止70余起盗猎行为,5名盗猎者被感化成护鸟人。

中央电视台曾4次报道他的爱鸟护鸟事迹,他的护鸟照片入选2017央企“十大暖镜头”。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荆楚楷模”“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等荣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电网鸟爸”共产党员服务队获评湖北省学雷锋示范点。

爱鸟,源自对生命的关爱

早在1993年,刚入职不久的他在移除电塔上的一处鸟巢时,发现一只鸟妈妈因为触电死亡了,留下3个色彩艳丽的鸟蛋。出于怜悯和关爱,他把鸟蛋带回家,自学护鸟知识,尝试人工孵化。在成功“救活”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后,把幼鸟送到野生动物保护站,让鸟儿有了一个安全温暖的家。此后,他与鸟结缘,走上了这条公益护鸟之路。

自那以后,每次巡线,除了必带的巡线工具之外,郑青松总不忘记带上一把剪刀,因为他知道,经常有鸟儿不慎掉入村民在林间私设的捕网中。于是,每每遇见捕网,他便用剪刀将其毁掉。

护鸟,是知难而进的义行

郑青松所在班组管辖46条高压输电线路,有2000余基杆塔分布在湿地、丘陵及高山。这些山林线路廊道不仅是鸟儿筑巢栖息的天堂,也是不法者经常光顾的猎场。郑青松在巡线时,经常会与偷猎者“不期而遇”。

一次,在人迹稀少的荒山廊道巡线时,他听到一阵翅膀“扑扑”扇动的声音。循声而去,看见一只幼年猫头鹰睁着铜铃般的眼睛,惊恐地在丝网中奋力挣扎。心如刀割的他赶紧划破丝网,把伤痕累累的小猫头鹰抱在怀中。恰巧偷猎者也来到丝网前查看猎物,偷猎行为被发现,对郑青松和他的同事恶语相向,甚至用言语威胁。现场剑拔弩张,郑青松毫不示弱,最终偷猎者灰溜溜地走了。郑青松连夜将受伤的猫头鹰带回家,敷药包扎好,次日送到了野生动物保护站。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郑青松累计拆毁、焚烧偷猎陷阱近200处,受过不少骂,挨过不少打,也让家人担了不少心。

2000年前后,当地偷猎捕鸟现象一度非常猖獗,飞禽走兽成了一些人餐桌上的珍馐。在一次护鸟路上,他焚烧了几张捕鸟网,随后便遭到三名捕鸟人的暴打,伤筋动骨卧床数周。为了彻底解决这处天网捕鸟问题,身体恢复后他逐家逐户去找当事人,并帮助他们寻找工作,从根本上解决无业村民盗猎问题,并将他们感化成护鸟人。

“咱们要保护好生态,留住家乡的青山绿水和鸟语花香。”郑青松总是这么说。这些年来,郑青松尽力守护着鸟,让它们纵情于山水之间。

鸟爸,凝聚更多公益的力量

2016年,3只东方白鹳幼鸟被施工队从铁塔鸟巢误拆下来。郑青松和他的“电网鸟爸”共产党员服务队为了让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重回自然,第一时间找到鸟类专家,新建了一个鸟巢装在原电塔上,并安上监视器密切关注。然而,亲鸟在新巢上盘旋一周后始终不给幼鸟喂食。无奈地看着这对“爹妈”,郑青松每天从菜市场买来新鲜的小鱼虾,风雨无阻,与队友们攀爬到50余米高的铁塔顶喂食幼鸟。两个多月的时间,他们从没因工作、生活的繁忙而“失约”,直到幼鸟振翅高飞。

让人欣喜的是,他们精心照顾的这几只东方白鹳去年迁徙后,2018年春节又返回了郑青松巡视的廊道,就像是在外漂泊了一年多的游子,过年回家看爸妈一样。

为了掌握不同鸟儿的习性,郑青松大部分休息时间都泡在图书馆。他已经熟读40多本关于鸟类的书籍,能说出黄石100多种鸟儿的习性。巡线路上,他与队友们总是细心观察鸟儿在线路廊道中生活得怎么样。只要电力杆塔上的鸟巢没有影响线路的安全,他们就不拆鸟巢,而是采取加装绝缘挡板的办法,保障线路与鸟儿安全和谐相处。对那些已经危及线路安全运行、有鸟蛋或幼鸟的鸟巢,就把它们转移到不影响线路安全的电塔部位,或者小心取下来放到附近稳固的树梢并密切监护,想方设法让每一颗鸟蛋孵化、每一只幼鸟成活。

捕网中、铁塔上、丛林里……遇到受伤的鸟儿,郑青松和他的队友们能救助的便救助后放生,拿不准的便送去野生动物保护站。无论是东方白鹳,还是猫头鹰,或是其他鸟类,只要经他们救护并送至保护站的,他们都会与保护站的负责人密切联系,持续关注鸟儿的状况,直至它们回归自然。

跨越山川的银线,展翅高飞的鸟群,郑青松始终不忘保护好生态,守护好家园,将毕生精力倾洒在美丽和谐的山水田园,目前他领衔的公益护鸟团队——“电网鸟爸”共产党员服务队发展到140多人,成为黄石乃至湖北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爱心护鸟的一张名片。(通讯员 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