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老典型余红萍的新作为

来源:[东楚晚报] 日期:[2023-06-29 10:15]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关爱邻里(右为余红萍)

评审文明楼

商讨楼房改造

在黄石港区胜阳港社区的大街小巷,人们总能看到一位古稀老人,穿着志愿者红马甲,在开展志愿服务。她,就是该社区第一网格支部书记、772号楼楼长余红萍。

现年77岁的余红萍,可谓是黄石“名人”。772号楼在她的管理下,成为闻名荆楚的“守约楼”。余红萍也先后获得黄石市新时代共产党员楷模、全市优秀共产党员、荆楚楷模等多项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老党员,只有长期不断地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人生才会更有意义!”余红萍常这样勉励自己。

所以,胜阳港社区开展的创文、帮困解难、志愿服务等诸多活动,人们都能看到她那忙碌的身影。

今年4月的一天,胜阳港社区开展文明楼栋评审,而当时下着滂沱大雨,余红萍全身湿透。社区党委书记李群见她年纪大、担心她身体受不了,劝她回家休息。余红萍谢绝了李群的好意,一直坚持到评审结束才回家。她说:“共产党员就是要经得起风雨的考验,在困难面前决不能退缩!”

余红萍不但是社区有名的“热心肠”,而且是社区解难的好帮手。一次,两邻居因为公共区域堆放东西问题闹矛盾。余红萍得知后,忙前去调解:“都是邻居,住在一起是缘分,远亲不如近邻,有什么大不了的事非要吵嘴?”经过她的一番劝说,当事双方认识到了各自的不足,当场握手言和。

772号楼是一栋有着48年历史的老楼,外墙斑驳、地面破损、屋顶漏水,对楼房的改造迫在眉睫。

今年3月,市、区两级政府决定对黄石大道进行立面改造,772号楼被列入了改造之列。政府还决定特事特办,对772号楼的内部进行同步改造。

这本是一件惠民的大好事,但由于要拆除违章建筑,一些居民私自搭建的棚子、门口建的厨房将被拆除,从而影响到小家庭的利益,一时间出现了不同声音。

“政府免费给我们改造房屋,我们应该无条件服从;拆除旧的、换来新的,有何不可!”余红萍找来楼栋居民开会,做大家的思想工作。

在余红萍的不懈努力下,楼栋居民的思想终于通了,纷纷配合楼栋改造,拆除了违建。

今年3月4日,施工方进驻,772号楼改造正式开始。自此,余红萍更忙碌了,每天在现场配合施工队施工。

施工中所需的水电,都是在余红萍家接线,她免费提供。她说:“政府给我们改造房子,我们付点水电费有什么舍不得的!”

今年5月,正值772号楼改造的关键时候,而就在此时,余红萍的三儿子患重病去武汉做心脏搭桥手术。

听到这个消息的余红萍,心里很难受。她本想马上去武汉医院陪儿子,但仔细一想,楼房正在改造中,施工方离不开她的配合。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她强忍心疼,每天坚守在改造一线。

“儿媳妇,拜托你照顾好儿子,我最近太忙来不了武汉……”余红萍给儿媳打去饱含歉意的电话。

挂掉电话的余红萍,早已是泪流满面。她心里十分清楚:儿子手术期间,是多么需要她这位母亲的支持和力量。但她选择的是“为了大家亏小家”。

“好在儿子手术成功,如今已出院。”余红萍安慰自己,“我只有多为居民做有益的事,才是对儿子的最好回报。”

在余红萍等人的努力下,772号楼的改造接近尾声,预计一个月内可以完工。到时,一栋外表亮丽的楼房将会展现在人们面前。

乘着春风,洒一路鲜花,余红萍在奉献的路上大踏步前行。

如今,余红萍还有个设想,等房屋改造完成后,准备在楼栋中开办一个公共食堂。她介绍说:“如今的772号楼住着的大多是老年人,且有相当一部分是空巢老人。办起公共食堂后,大家就可以在一起吃饭,解决每家每户都要做饭的问题。”

“余红萍是黄石的老典型,她长期以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虽然如今年近八旬,身体也每况愈下,但她甘于奉献的精神是永恒的,体现了一名老党员心系群众、甘于奉献的胸怀!”胜阳港社区党委副书记刘欢感慨地说。(记者  吴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