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变了,变得亲民多了!”8月12日,黄石港区湖滨路社区居民刘师傅到社区办事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为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更好地服务居民,湖滨路社区经过几个月的改造,亲民化改造项目近日全面落地。通过空间重构、资源整合与服务升级,昔日以办公为主的社区阵地,已转型为集便民服务、邻里互动、资源对接于一体的“居民幸福港湾”。
从“听需求”到“共设计”
让改造深得民心
“改造的初心,就是把空间还给居民,让服务更加贴近群众。”社区党委书记胡旭云的话,道出了改造的核心目标。
改造之初,社区围绕“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体验亲民化”的原则,广泛收集居民对社区改造的意见。针对居民提出的活动空间匮乏、缺乏青少年课后托管场所、社区商业服务零散等问题,社区组织居民代表、党员骨干、专业设计师等共同商议改造方案,最终确定,将原有办公区域压缩至8%,腾挪出289平方米新增空间,科学规划出9类功能场景。
改造后,玻璃隔断被通透的开放空间取代,生硬的办事柜台变身温馨的“邻里客厅”。社区居民刘贵香对此感触颇深:“以前来社区像跑机关一样,现在坐在沙发上就能把事情办好;孩子还能在图书角看书,这才是咱老百姓所需要的。”据介绍,这种空间逻辑的转变,让每一寸面积都服务于居民的真实需求,让改造扎根民心。
从“闲置角”到“活力场”
空间焕发新生机
曾经略显冷清的社区闲置空间,如今已变身为充满欢声笑语的“邻里和乐厅”。这里配备了舒适的沙发、茶几,墙上装饰着居民创作的手工艺品,成为大家日常休闲聊天、开展小型文化活动的热门场所。
社区的“蜂鸣议事厅”更是别具一格。社区定期组织居民代表,让大家就社区事务各抒己见。从社区环境改善到公共设施维护,大家共同出谋划策,真正实现社区事务居民当家作主。
商聚共享厅的设立,巧妙地整合了社区周边商业资源。商户们可以在这里交流经营经验、开展联合促销活动,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便利服务和优惠信息。“自从有了商聚共享厅,社区的商业氛围更浓了,我们商户和居民之间的互动也更多了,生意都更好做了。”辖区商户美宜佳黄老板高兴地说。
从“单一服务”到“多元陪伴”
生活处处有温度
改造后的湖滨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多元,满是温馨氛围。舞蹈室里,居民翩翩起舞,释放活力;心理咨询室中,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居民排忧解难,守护心理健康;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积极培育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引导参与社区服务,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力量。
备受家长们欢迎的四点半学校,解决了孩子们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难题。志愿者在这里辅导孩子们作业、开展趣味活动,让孩子们在安全、温馨的环境中学习成长。书画室里,笔墨飘香,书法、绘画爱好者们在此挥毫泼墨,交流技艺。
为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社区还推出了积分兑换机制。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文明劝导、社区环境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均可获得相应积分,用于兑换生活用品或服务。这一举措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针对辖区外卖骑手集中的特点,社区专门开设“蜂鸣议事厅”,每月邀请外卖骑手代表共商共治。“取餐停车的问题,上次提了不到一周,社区就协调划了临时停车区,真是太给力了!”骑手黄文明的点赞,道出了新就业群体的心声。
湖滨路社区的亲民化改造,正以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实惠,让家的温暖浸润每个角落。正如胡旭云所说:“亲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把居民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让社区真正成为承载幸福的港湾。”
湖滨路社区将继续以空间为媒、以服务为桥,书写更多邻里守望的温暖故事。(记者 吴高斌 通讯员 汪玉清)